诛:处死。《孟子.离娄上》:“杀6*人盈城,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,罪不容于死。”后用“罪不容诛”谓判处死罪还抵偿不了罪恶。《汉书.王莽传上》:“兴兵动众,欲危宗庙,恶不忍闻,罪不容诛。”《京本通俗小说.拗相公》:“王某上负天子,下负百姓,罪不容诛,九泉之下,何面目见唐6*子方诸公乎?”
主谓 诛,处死。形容罪大恶极,处死也抵偿不了所犯的罪恶。《汉书·王莽传上》:“兴兵动员,欲危宗庙,恶不忍闻,罪不容诛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描写罪行方面。→罪该万死。也作“罪不胜诛”。
远溯博索:
谓广泛地推寻考索。明 宋濂题〈寿昌胡氏谱〉后:“司马迁作史记,远溯博索,于孔子所不敢述者,皆采而实之。” 并列 广泛地推求探索。明·宋濂题〈寿昌胡氏谱〉后:“司马迁作史记,~,于孔子所不敢述者,皆采而
历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