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喻顺应情势说话行事。元 关汉卿《窦娥冤》第三折:“天地也,做得个怕硬欺软,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四回:“那委员听见他这么说,也就顺水推船,薄薄的责了他的底下人几下就算了。”亦作“顺水推舟”。《歧路灯》第一○七回:“他能顺水推舟,开笼放鸟,吾知此公子孙必然发旺。”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一部十三:“徐义德看情势推却不了,只得顺水推舟,做个人情。”参见“顺水放船”。
见“顺水推舟”。元·王实甫《破窑记》1折:“挤眉弄眼,俐齿伶牙,攀高接贵,顺水推船。”
微言大指:
犹微言大义。清 龚自珍资政大夫礼部侍郎武进庄公神道碑铭:“大儒庄君……传山右阎氏绪学,求二帝三王之微言大指,闵秦火之郁俨,悼孔泽之不完具。” 见“微言大义”。
历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