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名词

历史典故【不识泰山】不识泰山解释,不识泰山来历出处

历史典故【不识泰山】不识泰山解释,不识泰山来历出处


述宾 泰山,借指大人物。比喻大人物在眼前也不认识。《水浒传》2回:“师父如此高强,必是个教头,小儿有眼不识泰山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得罪或冒犯人后向对方赔礼道歉的话。

  • 【不识】: 1.不知道,不认识。诗·大雅·皇矣:“不识不知,顺帝之则。” 郑玄 笺:“其为人不识古,不知今,顺天之法而行之者。” 唐韩愈 闵己赋:“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,涉大水之漫漫。” 鲁迅 <集外集>序言:“连我自己也诧异那时的我的幼稚,而且近乎不识羞。”2. 西周 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。指误杀。周礼·秋官·司刺:“壹宥曰不识。” 郑玄 注:“识,审也。不审,若今仇讎当报甲,见乙,诚以为甲而杀之者
  • 【泰山】: 1 ∶东岳,中国五岳之首,中国名山,海拔1524米,位于山东泰安境内。古代帝王多在此封禅、祭告天地,多古迹和文人墨迹,为旅游胜地2 ∶古人把泰山作为高山的代表,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或重大、宝贵的事物有眼不识泰山3 ∶妻父的代称呼妻父为泰山,一说云,泰山有丈人峰。-- 晁说之晁氏客语

  • 同病:

    借指有同样不幸的遭遇。唐杜甫送韦郎司直归成都诗: “窜身来蜀水,同病得韦郎。天下兵戈满,江边岁月长。” 参见:○同病相怜


    历史典故【不识泰山】不识泰山解释,不识泰山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夹袋选才】夹袋选才解释,夹袋选才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夹袋选才】夹袋选才解释,夹袋选才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夹袋选才】夹袋选才解释,夹袋选才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不识泰山】不识泰山解释,不识泰山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百年之约】百年之约解释,百年之约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百年之约】百年之约解释,百年之约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百年之约】百年之约解释,百年之约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不识泰山】不识泰山解释,不识泰山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灵胥怒抉】灵胥怒抉解释,灵胥怒抉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灵胥怒抉】灵胥怒抉解释,灵胥怒抉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灵胥怒抉】灵胥怒抉解释,灵胥怒抉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不识泰山】不识泰山解释,不识泰山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膝下】膝下解释,膝下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膝下】膝下解释,膝下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膝下】膝下解释,膝下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不识泰山】不识泰山解释,不识泰山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以戈舂黍】以戈舂黍解释,以戈舂黍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以戈舂黍】以戈舂黍解释,以戈舂黍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以戈舂黍】以戈舂黍解释,以戈舂黍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不识泰山】不识泰山解释,不识泰山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鸠化为鹰】鸠化为鹰解释,鸠化为鹰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鸠化为鹰】鸠化为鹰解释,鸠化为鹰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鸠化为鹰】鸠化为鹰解释,鸠化为鹰来历出处...